做人,不必烈如驕陽,不必高聳入云;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明月懸空,終將凋零。
做人要像一杯水:靈動、包容、清澈。
水,簡單的一個字,卻隱藏著人生的智慧。
水穿山巖是堅持,逆水行舟是勇氣,而高山流水是詩意。
01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寬以待人
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寬以待人。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做人應如水,滋養包容萬物,卻處處不爭,
也正因這種虛懷若谷的胸襟,才能將身邊的能量匯聚成洋。
水,看似無色無味,實則卻有更大的格局。
格局越大,心胸越寬廣。
狄仁杰作為一代名臣,深受下屬愛戴。
一次,他奉武則天之命辦事,途徑一家小吃攤,曾被一個乞丐呵斥!
原來,他們吃飯時,不小心將乞丐的碗筷收走,乞丐不依不饒,要一兩銀子賠罪。
狄春大怒,和其爭論。
狄仁杰笑笑:“就給他一兩銀子吧,我們還有正事。”
乞討很震驚,拿錢跑了。
狄春開始埋怨,而狄仁杰就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繼續吃飯。
在他眼里,辦正事,才是最重要的。
正因他的包容之心,他的身邊人才濟濟,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其實,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包容之心。
古人云:“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很多災禍,都是片刻的拍案而起造成。
真正的包容,是不拘小節,能看到更高遠的利益,趨利避害。
更無需在嘴上一較高低。
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定會包容一個沒本事的人。
如同水一般,既能容萬物,也能蕩滌污垢,善施教化。
02 做人如水,無色則純,無欲則剛
《道德經》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深厚的人,如同剛剛出生的嬰兒一般,坦誠純潔,清澈干凈。
其實,人生之初,本就純潔無瑕,
只不過有的人過多索求,欲壑難填,才導致了人生悲劇。
從前,有個淘金者去拜訪一位部落首領。
首領說,這座山有挖不完的金子,你做一個標記,在太陽落山前回來,從這兒到你做的標記之間的金子,全是你的。
結果太陽落山,淘金者還沒有回來,因為走的太遠,他累死在山上。
沉迷在名利欲望中,只能一步步滑向深淵。
莊子曾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在欲望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少有人能做到精神上的滿足,
所謂: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水之所以能凈化萬物,是因其單純、坦誠,
能一眼望到底,動有游魚浮藻,靜能倒映萬物,
做人就要像水一樣,心靜人靜,心清目明,別被欲望迷失了自我,染得黑白不分。
幸福,本就是一杯白水,雖沒有五顏六色的嘈雜,但它干干凈凈、足夠解渴。
日子單純一點,生活也就沒有紛爭,人生如水,便足夠快樂。
像水一樣去做人,日子單純一點,生活也就沒有紛爭,人生如水,便足夠快樂。
這樣一生才足夠精彩、絢爛,共勉!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