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曾說:“書是音符,談話才是歌。”
語言的魅力,不只在于交流,更在于一代人教育另一代人及樹立、端正另一代人的三觀。
孩子是父母的傳承,是家庭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
父母的嘴,決定一個孩子的路,也決定一個家庭的未來走向。
01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
梁啟超說:“人生百年,立于幼學?!?br/>
此言亦如“三歲定八十”,一個人小時候的所見所聞、所識所學將塑造出其一生的性格、三觀、習慣等,從而決定他今生的命運。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延續,孩子的命運主宰家庭的未來。
生活中,很多家庭拼盡全力,只為成全孩子的一生。
但常常在物質方面盲目滿足,卻忽略了精神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方向不對,往往是徒勞,甚至南轅北轍。
《論詩》有云:“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樹后人涼。”
于孩子而言,最好的樹蔭,莫過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的一張好嘴,能護佑孩子一生順遂;父母的正直行為,足以成全孩子一生的幸福。 【微信公號:一號書院】
讓他們在人生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磨難,也能用童年治愈一生。
讓他們一輩子,都能以淡然感恩之心,扭轉一切厄運。
02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路
《三字經》中講:“養不教父之過?!?br/>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與責任。
那些有責任心的父母,都會用自己的嘴,替孩子的未來鋪路
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好榜樣。
曾看過一個新聞,讓我印象頗深。
新聞中,重慶永川的一對父母可謂是育兒界里的一股清流。
面對九歲兒子偷了奶奶2000元買游戲裝備的行為,他們怒火中燒。
但是,他們對孩子不打不罵,而是一臉平靜地說:
“不屬于你的東西,拿了就要還。
既然花掉了,那這個假期,你就去撿廢品,把欠奶奶的錢還上吧。”
一席話,讓孩子自知理虧,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他聽取父母的意見,以撿廢品的方式還債,不僅為自己的錯誤承擔了后果,也初嘗了掙錢不易。
當他體會到了父母賺錢的艱辛,日后必然不會肆意揮霍金錢。
當他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偷竊行為,付出偌大的代價時,便再也不會去取那些不義之財。
著名哲學家曾說 :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好的言傳身教,永遠比“棍棒教育”更有效果。
03 父母會說話,家庭更興旺
孔子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br/>
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自身最好的鏡子。
父母日復一日孝順上一輩人,就算不告訴孩子要懂得尊老孝敬,孩子也能心懷感恩。
父母雙方在婚姻中和睦相愛,就算不告訴孩子婚姻的相處之道,孩子也能把婚姻經營得幸福美滿。
一個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思想還沒定型時,可塑性最強,也是教育、改正錯誤的最好時機。
父母會說話,培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擁有高情商。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不僅能在人際交往中舒服愉悅,還能在工作中恰到好處地彰顯能力。
在不知不覺中,讓事業蓬勃發展,讓生活蒸蒸日上,讓家庭愈發興旺。
父母的嘴,是孩子的路,也是一個家庭的風水。
從父母的嘴里出來的一字一句,映射出的,正是孩子的未來,也是一個家庭的興與衰。
所謂育兒高手,不過是那些把語言運用得淋漓盡致的父母,他們從不需要講大道理,就能讓孩子心如明鏡。
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能上崗,但養出的孩子正是自己一生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