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問題管理與個人發(fā)展”這門課程,講的是通過發(fā)掘生活中或者自身存在的問題,將問題變化為資源,提升個人能力,以及從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提升自我能力,如成為新世紀的全能人才,創(chuàng)業(yè)者精神等。本文講述了我個人對于將問題變化為資源的理解,并將其分為三個步驟,進行詳細地闡述。
記得老師曾在課上說過,上個時代想要發(fā)財,機遇是人口紅利和時代紅利,改革開放,而這個時代上述的紅利已經(jīng)沒有了,那么什么是這個時代的紅利呢?老師說是問題紅利,就是發(fā)掘出問題并且轉化成資源的紅利。我對此深表贊同,下面我就如何發(fā)掘自身問題并提升自身能力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問題?我查閱了漢語詞典,并且找到了最符合這門課定義的一個解釋:需要解決的矛盾和疑難。我將它延伸一下,指的是個人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不足。
孫繼偉老師說過:問題是資源,挖掘問題既是挖掘隱患,也是挖掘潛力。確實,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時代,化問題為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應該如何化問題為資源呢?我將按照自身理解,將化問題為資源的方法變?yōu)槿齻€步驟。
01 發(fā)現(xiàn)問題
記得以前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家工廠的生產(chǎn)設備出了問題,但是總是找不到問題出在哪里,工廠老板便出高額懸賞,尋找能解決這個辦法的人,有一位年輕人,來到這個工廠,在設備上畫了一條橫線,工廠技術人員在所畫橫線地方找到了問題所在,年輕人索要了一萬美元作為獎勵,老板問他為什么要這么高的薪酬,年輕人說:畫一條橫線一美元,知道在哪畫一條橫線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由這個事例我們就可以看出尋找問題根源的重要性了,方向正確好比在大海中航行有著燈塔光亮的指示,在沙漠中行走得到了正確地圖的指引。在挖掘自身問題時候也是如此,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找到自身的問題究竟是什么才能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的這個步驟仿佛是建立大廈時打下的基石,決定了接下來步驟能達到的高度。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個人的理解是那些耽誤了我們?nèi)粘I钚谐?,降低了生活質量,造成個人發(fā)展軌跡上的缺陷的事物,就是我們遇到的問題。
02 找到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
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化問題為資源,記得老師上課時候舉過一個例子,找包丟包的故事:有一列火車上,一位乘客丟掉了他的包,與此同時,乘務員在車上找到了一個沒有所有者的包,便向乘客詢問這個包是誰的,丟掉包的乘客下車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包不見了,但那個包卻不是自己的包,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還有一位乘客,他拿錯了上一位乘客的包,火車上的包其實是他的包,這就導致了乘務員所做工作失去了價值,兩個包也沒能回到它們應該待著的主人手中,乘務員應該這樣問:是否有人丟掉了包?這樣雙方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所以,尋找問題一定要找正確,不能錯誤地發(fā)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的緣由。生活中我們總說切忌治標不治本,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時候一定要從根本出發(fā),做好最重要的這個步驟,我們才能在下一步更好地解決問題。
03 解決問題并且提升自己
既然找到了問題,明白了問題發(fā)生的原因,那么就要解決問題,將劣勢/不足轉變?yōu)閮?yōu)勢/長處,困難和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了問題,知道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卻不去改變它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持有這樣一種態(tài)度:改變自身,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那么如何去解決問題呢?在第二個步驟中,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問題發(fā)生的原因,想要改變現(xiàn)狀要從根本之處入手,具體的方法因人而異,條條大路通羅馬,重點是方法要結合實際,從大環(huán)境入手,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不可制定不能完成或者是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
問題解決的同時往往會變成我們自身擁有的資源,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孩子說話時總是口吃,給自身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別人都笑話他,他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是他并沒有被口吃這個問題所打倒,而是積極地面對,為了改變口吃的毛病,他每天早上去海邊,找一塊或幾塊石子放進嘴里,大聲的說話,練習演講,他的嘴巴流血了,舌頭磨破了,他也沒有中斷,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獲得了流利的說話能力和精彩的演講能力,在他的身上再也看不見口吃的影子了,他就是古雅典的雄辯家,政治家,德摩斯梯尼。
04 以自己為例
第一步,分析我身上存在的問題,我有過很嚴重的拖延癥,總是把預訂今天做的事情推到明天做,這個問題給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總是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弄得手忙腳亂,舉個例子,朋友有時候會約我出去玩,但是碰上課程論文的截止日期的時候,就會因為趕著交論文而不能與朋友們出去,論文也因為時間緊張,不能夠寫得非常的完善,可以說是兩個方面都沒能處理好。
第二步,發(fā)生的原因,出現(xiàn)拖延癥的原因是什么?我根據(jù)自身情況分析了以下幾點,首先因為我潛意識里面總認為留給解決問題的時間還有很多,不急于完成論文或者是完成必須要做的事情,其次我對于眼前的事情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應該要加強,拖延癥,歸根結底就是意志力尚不夠強的體現(xiàn)。
第三步,解決問題。為了解決我拖延癥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就要重視眼前要處理的事情,我采取了一些手段來輔助我解決拖延癥的問題,例如使用四象限法則,將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分類,緊急的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未雨綢繆,在完成最重要最緊急任務的基礎上,提前做好重要的但是不那么緊急的事情,以免緊急卻繁瑣不重要的事情占據(jù)了時間和精力。
對于拖延癥,我總是將要做的事情列一張清單,按照四象限法則來做,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堅持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完整,這極大地改善了拖延癥的情況,使得我有更多地時間來管理我的生活,生活質量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現(xiàn)在的我雖然有時候還是存在些許拖延癥的情況,但是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好轉,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就能徹底地解決拖延癥的問題,提升自我素養(yǎng),將問題變成優(yōu)勢。
總結
在我們個人發(fā)展的過程中,或者是處理事情時候總會遇到困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句古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這句話應該加一個條件,就是失敗之后要反省自己,發(fā)掘自身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下次行動時才會獲得成功,個人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