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層境界:發現別人的愚蠢
蕓蕓眾生,庸庸碌碌,極目望去,有的魯鈍遲緩,有的敏感焦慮;有的得過且過,有的大膽冒進;有的陷于貪嗔癡顛,有的整日虛無縹緲;有的看不清實相,有的聽不進良言;有的執迷不悟,有的心猿意馬;有的自以為是,有的自以為不是;有的奔波苦累如石磨之驢,有的坐困愁城似熱鍋螞蟻。
世人皆尋夢,誰人能獨醒?
發現別人的愚蠢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如果沒有對人對事的深刻覺察,便無從得出別人愚蠢的結論,同時更需要對自己保持一顆覺知的心,所謂“以人為鏡”,因別人的愚蠢使自己覺醒,因別人的無知而明白自己。
能發現別人的愚蠢,又不至于自以為是,是智慧的第一層境界。
第二層境界:發現自己的愚蠢
智慧的第一層境界,是發現別人的愚蠢,比發現別人的愚蠢更高級的智慧,是發現自己的愚蠢。
大多數人習慣于挑別人的不是,但能挑自己的不是,找自己的缺失,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我們每天都花了大量的時間看外界、看別人,但用來審視自己的時間太少了。過去有句老話叫“燈下黑”。什么是燈下黑?過去人們依靠油燈照明,油燈點亮后房間通明,但是,燈下的一圈卻因為油燈的托盤而無法被光線照亮,成了整個房間里最黑的部分。
發現自己愚蠢是很困難的,承認自己愚蠢更是難上加難!
承認自己愚蠢,不僅需要有更大的智慧,還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承認自己愚蠢,意味著負責任,意味著自己需要改變,要轉換了,也正是承認了自己的愚蠢,承擔起事件的責任,并改正了自己的愚蠢,因此自我變得越來越強大。
一個人越是能夠深層次地覺察自己,就能看到自己身上有著更多“我不知道我自己不知道”的部分,這樣的人永遠都在探索,也永遠都在進步,永遠都在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這樣的人,無疑就是更高境界的智者。
第三層境界:兼容愚蠢
瑞達里歐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證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么東西。
智慧的人,總是會不斷發現自己的無知,從而不斷進步,發現別人和自己的愚蠢,確實是很大的智慧,但是,如果人總是覺得自己或者別人非常愚蠢,而整天批判愚蠢,千方百計想要擺脫,這也并非頂級智慧的呈現。
當一個人的自我覺察力提升后,能看到自己和別人身上的不足,如果這時候就覺得自己擁有智慧,開始憤世嫉俗,恃才傲物,總想遠離世俗,做化外之人,反而會因此墮入迷途。
最頂級的智慧,不是發現愚蠢,更不是批判愚蠢,而是兼容愚蠢。
兼容愚蠢,就是你能夠接受這個世界上的人,包括他人也包括你自己,是不足的,是不完美的,你能夠接受這一切,那么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夠用平常心看待,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能夠和諧共處。
正所謂大智若愚,真正的智慧,不是一道枷鎖,而是一道橋梁,不是把自己與世界區隔開,而是和世界和諧共處。
真正的智慧,是不把“智慧的自己”看得太重,所謂大我無我,一個“無我”的人,放下了執念,沒有了掛礙,也就遠離了人間一切煩惱和痛苦。
智慧,不是用來挑剔別人或者批判自己,而是用來與世界和諧相處,使得人生幸福美好,這,才是最頂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