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一首詩詞,其涵蓋歷史面最大:上下幾百萬年。這首詞名曰《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屐流譽后,更陳王奮力揮黃鉞,歌未競,東方白。”
這首詞上闋起筆就是“人猿相揖別”,說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但表面寫來卻是那么輕松,好像只是人與猿作了一個揖就從此分道揚鑣了一般。
這個“揖別”用得極為形象,而富有諧趣,富有十分厚重的歷史感。接著是漫長的人類之“蒙昧時代”,幾百萬年就這么過去了,這就是人類發展最早的階段——石器時代。
這個時代在詩人眼中不過是磨過的幾個石頭,仿佛只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時代。
一個“磨”字讓人頓生漫長而遙遠之感,而“小兒時節”讓人感到詩人對人類的把握是那么大氣又那么親切,這一句有居高臨下之氣勢,更有對往事如煙之浩嘆。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是全詞中最經典之語,指的是自從人類進入了階級社會以后,人民就沒有什么好日子過了:戰火不歇,流血遍野。一下子抓住了階級歷史是由血寫成之本質,看得人觸目驚心,感慨萬千。
把這首詞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與猿拱手作別進化到了原始社會的人類猶如呱呱墜地,再經過磨石為工具的石器時代人類進入了少兒時期。
爐中火焰翻滾,那是青銅時代,也不過就是經過了幾千個春夏秋冬。縱觀歷史,也如人這一生多憂愁而少開懷。放眼歷史,盡是征戰殺伐刀箭疆場。這大好河山,哪一處沒有戰爭沒有流血。
一部歷史讀罷,我已滿頭白發,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顧起來不過是那些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什么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有多少人為其白首執迷。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難道是真風流?我看不盡然。詞未寫完,天已破曉。
天亮了,人民翻身了。
毛主席的這首《賀新郎·讀史》寫于1964年春,是其一生讀書,尤其是讀中國歷史書的藝術性的總結,充滿詩情畫意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
這首詩從人類誕生一直寫到現在,縱貫幾百萬年的悠久歷史,而著墨僅僅115個字,如大寫意的國畫,用筆不多,卻揮灑自如,意境、情趣、神韻具備,把讀者帶進了滾滾向前的歷史長河,與之共悲歡。
這是一首以政治家的氣魄、詩人的才華、史學家的淵博、理論家的思辯發出的吟唱,大氣磅礴,吞吐煙云,雄蓋古今,為中外文壇有史以來所罕見之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