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隨著網絡和科技的發展,全面實施電子招投標的條件均已具備,應盡快普及電子招投標。潛在投標人通過電子投投標交易平臺免費下載招標文件、提交投標文件,改變以往的現場報名、售賣標書等環節,減少人為接觸和干預,在有利于更多投標人投標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等信息在投標截止日前不被他人知曉,包括招標人和代理機構。因此,電子招投標也是防止投標人圍標串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02 非必要不實行資格預審,非必要不組織踏勘現場,盡量采用資格后審和網上踏勘的方式,以減少在投標截止日前招標人或代理機構與投標人、投標人與投標人相互接觸的機會,減小投標人信息被人利用圍標串標的可能性。確需組織踏勘現場的,也要在招標人紀檢部門的監督下和對投標人信息保密的情況下分批次地進行。
03 鼓勵有條件的招標人自行組織招標活動,招標人自行組織招標,減少代理機構和中間環節,加上本單位紀檢部門的監督,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和防止串標。
本文節選自《建筑經濟》2022年第4期《工程項目招投標串標問題探究及治理策略》,作者:張志業,由“建筑經濟與管理”編輯整理(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務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