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大學不缺有名的教授,而是缺少受人尊敬的教授
原創2022-07-31 10:21·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社
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沖擊,并不亞于火的發現和電氣的誕生,它雖是技術變革的產物,卻在深刻影響著人類思維。互聯網已成為人生長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底座”,這一基礎在目前看來無法撼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云計算專家王堅認為,數字化會成為現代人基因里的生存本能。教育,鑲嵌在互聯網時代的機理中,數字思維已滲透于教育的脈絡,作用于人才培養的全鏈條。采訪王堅,正是某種意義上的“互聯網+教育”,這種從數據思維投出的他視角或許更能看清教育的諸多問題。王堅正用一種參與式的冷靜觀察,思考教育的常識問題,也給出了自己對于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的觀點與分析。
中國工程院院士、云計算專家 王堅
教育應回歸常識,教育常識的核心就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新一輪科技變革正在廣泛影響世界各個角落,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需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調整和改變的同時,還需保持相對的清醒和獨立。因為教育培養人才不能只被動地追趕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是至少要領先半步,超前于產業的發展。社會發展對教育創新培養人才提出的要求和期待,迫使當下的教育要直面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尋找到破解路徑。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又將如何解決?王堅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思考,他直抒己見,“我們現在有些教育問題是被忽視的,教育應回歸常識,教育常識的核心就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學校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王堅分別從老師和學生兩個層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從老師層面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要超越自己。”王堅很反對“大師”這個稱謂,單從教育的角度,在他來看大學的關鍵既不是大樓也不是大師,學校的核心價值應該是老師和學生。
“我們該怎樣定義大師和老師,在很多人眼里大師是不太能被超越的,而老師一輩子最重要的、最了不起的終極目標就是學生要超過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老師心中最基本的信念,但是一旦被稱呼為大師以后,這個關系就變了。這就是大師和老師兩者之間的差別。“老師有可能是大師,如果用這樣的視角去看,大家可能覺得很對。但是,稍微反思下教育的關系問題,也不見得完全正確,邏輯是有問題的。”王堅笑道。
“從學生層面來說,最重要的是尊敬老師。”對于學生而言,王堅也認同一個基本的道理,學生只有尊敬老師,才會尊重所有的事物,他談道,“現在大學不缺有名的教授,而是缺少受人尊敬的教授。但是我們需要教育學生尊敬老師,只有尊敬老師,才會尊敬所有人,才會有尊畏之心。”王堅進一步解釋道,要告訴學生,只要老師有一個地方對自己有幫助,就要尊敬他一輩子。“能從100個人身上學到的東西,跟你從一個人學到的東西沒有差別,但是本質上你沒有辦法從一個人身上學到所有東西,因為天下沒有完美的老師,就像小孩子也不完美一樣,教育面臨的本質挑戰,就是對象的不完美性。”
王堅對常識的定義是長久的經典,真正的基礎。他對常識問題的剖析,經常會從關系的角度切入,事物發展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這一邏輯理順了,本質問題和癥結就會顯露,尋找事物發展的方向便會變得從容些,也會更有助于消除頭腦中的沖動與迷茫。王堅表示,我們其實有很多事沒做好,教育的基本問題不是深奧的道理沒搞懂,而是常識問題沒弄清楚。
教育的主要挑戰,是已經形成的穩定關系發生了改變
談到應用人才培養的問題,以及教育與產業之間的關系調整時,王堅說道,今天教育面臨挑戰的重要原因,是已經形成的穩定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在五六十年代,教育跟社會各方面還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關系,包括供給關系等都較為平衡。現在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發展面臨許多不確定性,面對變化,所有事物需要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需要重新找到新的方法和態度來看待現在的問題。
“當你認真思考的時候,其實你會發現,有些問題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只不過在每個階段表現形式不太一樣而已。有了這些發現,我們就不會鉆牛角尖了,到底誰是最優,怎么是最優。依循這樣的邏輯,其實可以促進教育與產業關系的再調整。”
“生活的邊界被模糊了,這是另類的虛擬現實。”王堅曾這樣描述時代的新舊交替,在他看來,產業變革的加速,人才的培養和輸送被提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社會的高速發展會引發各樣的問題,尤其是涉及人的問題會顯得特別突出。現在社會上指責的聲音太多,尤其對教育的批判也很多。我們得先排除階段性的具體問題,去思考基本層面的邏輯關系。”
近年來,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為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在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后,王堅看到了其中的矛盾和隱憂。“能變成學科的一定是成熟的知識體系,所以跨學科專業本身還不成熟,因為它還在發展,沒有定型。學科是需要越分越細的,不然你弄不懂它。但人可以同時去了解多個學科,學科融合實際上是在人身上發生的。”
王堅認為,比學科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社會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過于依賴學科分類。學生總是被打上專業的標簽,從進入大學校門到踏入社會以后的人生,他們都可能被圈縛在學科的定義和視界里。眼光的固化進而導致了人的固化,因而在現有的學科分類基礎上,教育應該多鼓勵可掌握多學科的學生。王堅提出假設,一個人從本科到博士畢業需要花費10年時間,如果每10年時間能掌握好某一個專業的知識,那么在今后的30年時間里,他就有機會學習到更多跨學科知識并融會貫通,“學習當然是終身的,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不可能管你一輩子”。
走入企業、深入產業,是大多數應用人才的必經之路。企業作為人才能力、品格的實踐與再塑造場域,對高校的培養成果有著直觀的驗證。王堅認為,目前在這種供需關系中,廣泛存在產教脫節現象,表現為專業對口的基本技能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需要學校和企業各自反思。王堅繼續深入:“任何地方都有學習提高的過程,但不能因此模糊了彼此的責任。現在有一種不好的傾向性,把教育和用人單位的職責混淆在了一起。嚴格意義上講,企業不應該認為教育的培養成果直接等同于適配崗位的能力,高校也不應該把繼續教育的責任推諉給企業,讓企業承擔教育的責任。”
在這個辯證關系中,企業和高校的責任邊界需梳理得更加清晰。企業要明白,大量的應用人才在本質上并非創新人才,創新人才沒辦法“一個蘿卜一個坑”以及批量復制,如何讓員工更快地適應崗位需求、激發他們的能動性更為重要。而對于高校而言,要去解決知識體系老化的問題,其教授的內容要跟上產業的發展。許多“似是而非”的專業是否經過認真的考量?王堅指出,教育廣泛提倡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動手”實則定義得過于籠統,他認為更重要的基本功應該是“扎馬步”。
在日常和年輕工程師的相處過程中,王堅發現許多工科出身的學生在表達能力和數學基本功上普遍存在短板,“有時候連簡單的概念都講不清”,“在我們這一行,程序設計是基礎,但在教授過程中,某些深度的內容轉換成語言后容易變得很膚淺”。王堅強調,作為教授的主體,老師的思想深度很重要。再好的體系、規范之下,如果老師所掌握的知識不扎實、不牢固,容易把應用人才變成了沒有深度的人才、沒有想象空間的人才。
在企業擔任首席技術官多年,破釜沉舟的階段有人離開也有人堅持下來,在這個過程中,王堅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工程師。他覺得,在企業中幫助人成長的重要方式,就是如何將人的好品質激發出來,這樣即使有很多缺點,也會變得不重要,不影響成就事業。企業的人才成長本質上也是一種廣義上的教育,其在人身上激發的能動性使教育價值得以拓展。
教育應該被當作“時代問題”,觸動更多人有所作為
離開院校教職多年,王堅早已成為別人眼中遠離教育、不搞教育的企業人。但是,即便是身處與教育相隔甚遠的“云”領域,他并未覺得自己是教育的“局外人”。在廣義的內涵里,王堅認為教育應該被當作“時代問題”觸動更多人有所作為。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受教育基數過大,同時給予的資源有限。王堅談道,如果只是一味去探討方法、理念,會讓大家忽視了客觀條件的重要性,也會讓社會對教育的認知變得更加狹隘。“片面地把教育的責任推到教育方法和理念問題上,那么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去思考,大家都可以不作為。但‘時代問題’就不一樣了,會有更多人去承擔這份責任。”如果把這些教育基礎面的問題想清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會變得更簡單,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你想想,如果這些教育問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做一點,對社會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王堅自稱偏執,認為在問題面前,應該最先想到“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這不是一個好的做事態度。他談道,面對教育人人都能淺談些道理,但從更深沉的時代責任感出發,應對教育多些建設少些批判。
在被問及是否會回大學做兼職教師,王堅說道,前段時間有許多大學邀他擔任兼職教授,但他拒絕了。“做老師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先不談是否能把學生教好,我現在真的沒有時間給學生。如果連時間都不能給學生,叫什么老師?”王堅看重時間的價值,每個人的時間就是生命中唯一不可再生的資源,“時間去哪里”決定了很多問題。王堅并不想做一位幾個月才見學生一面,或者只存在于網絡的導師,他認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問題,很多都是知行不合一造成的,“要回歸到能動性上,任何問題才能有解”。
2018年,王堅發起了一個名為“2050”年輕人因科技而團聚的活動。項目發起之初,身邊人并不看好。當時很多人勸他,不能為年輕人提供項目或投資的活動根本不會吸引人來參與。但活動發起后,吸引了許多“自己的未來還不知道在哪里,卻天天操心世界未來的人”。王堅處處強調人的能動性,他甚至把活動中通用的“志愿者”標語改成了“自愿者”。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在線讓我們遇到了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前所未有的重要機遇。”在“時代問題”的追尋中,從互聯網時代望向遙遠卻又觸手可及的未來,我們能暢想些什么?主動做些什么?這是王堅發起“2050”的初衷。有人為此提出了不同的延伸意義,認為這是一個“50歲的人”為“20歲的人”辦的聚會,王堅很喜歡這個定義,它代表老一代在幫助新一代。也許在校園里,王堅不再可能以師者的身份為學生講一節關于云計算的課,但在教育更遼遠的意義里,他愿意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吸收知識以及共同進步的機會。
— END —
來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7月刊第4期,原標題《應用人才不能成為沒有深度的人才——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云計算專家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