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抑制欲望,追求正確的人生觀
我認為,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插手于“神業”,開始自由地應用這種“神業”。
過去只有神才可以使用的高度的技術、智慧,人類卻認為這已經為自己所有,可以自由放任地使用。
這種惡因產生的惡果,表現出來的就是環境的破壞。
例如,氟利昂破壞了臭氧層;農藥、肥料污染了土壤和河流;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招致地球變暖;二噁英等環境激素對生物的影響威脅到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甚至威脅到我們人類本身的生存。
這是因為本來應該引導世間萬物走向幸福的智慧被用錯了方向,曾經用來促使人類進步的武器,現在開始傷害人類自己,并可能毀滅人類。
正如“人生方程式”所示,不管我們具有多高的技術和智慧,也不管我們擁有多高的熱情,如果我們忘記了努力去提升思維方式——哲學、理念、思想——那么其結果必將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災難。
因此,追求正確的人生觀,追求做人應有的姿態,已經不是我們個人的問題了。
為了撥正人類前進的方向,為了把地球從毀滅的道路上拯救出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態度。
為此,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提出更高的標準,并不斷嚴格自律。
勤奮、誠實、認真、正直……嚴格遵循這些單純的道德律和倫理觀,將這些作為自己不可動搖的人生哲學和人生態度的根基。
樹立作為人應有的正確的人生觀,盡力貫徹到底,這才是人生的“王道”。
它不僅能夠指引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和輝煌,而且可以給我們人類帶來和平與幸福。
02-抑制欲望,讓良心占領心靈陣地
無可厚非,欲望和煩惱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能量,所以不能一概否定。
同時,欲望和煩惱是有劇毒的,會給人帶來綿延不斷的苦難,人生有可能變得虛無縹緲。
其實想想,人類竟也是因果法則下的產物。
我們生存不可或缺的能量,同時也是一種毒藥,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幸,甚至摧毀我們。
所以,要盡量遠離欲望,即使不能完全消除三毒,但也要努力地進行抑制。
人原本就擁有與煩惱相對的美好的心靈。
想要幫助他人、為他人盡力,因此感到喜悅的美麗的善心是任何人心中都有的。
但是,如果個人煩惱過于強烈,就怎樣也表現不出利他心。
人的內心本來就是利己與利他并存,所以要盡量抑制“我是我”這樣的利己之心,逐步增加利他之心的占比。
一個人是度過精彩的人生、還是不幸的人生,取決于利他心善念與利己心惡念之間的博弈,這樣說一點都不過分。
極度認真拼命努力地工作,不抱怨,常懷感謝之心,謙虛不驕,持續反省的人,美麗的內心必定能夠助其度過幸福的人生。
相反,想要輕松度過人生,經常抱怨,稍微取得點成功就趾高氣揚、驕傲自滿的人,其人生必定會因邪惡的思想變得不幸。
周圍所有的現象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影。
所以,我們能抑制住自己多少的利己欲望,秉持多少祈愿他人好的利他之心,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關鍵。
這是我從自己人生中習得,并堅信的真理。
03-抑制欲望,人人都要嚴格遵守紀律規范
我從事企業經營已經五十載有余,在實際經驗中,我有一大心得體會:
紀律規范必須不斷強調、有力執行,紀律規范不存在“太過嚴格”的情況,只存在“不夠嚴格”的問題。
我在世界各地拓展業務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了欲望的可怕。
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人們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工作和職務當成牟利的工具。
雖說“家丑不可外揚”,但我還是想“揚一揚”。
在京瓷集團的美國分公司中,曾經發生過一起違規事件。
在美國,京瓷的產品銷售采取“代理店加盟”的方式,零售業者與京瓷簽訂加盟授權合同后,才能銷售京瓷的產品。
對廣大零售商而言,銷售京瓷產品是一個擴大生意的好機會,因此非常愿意被授權加盟。
當時,有一名營業部長對某個零售商家說:
“和誰簽訂加盟授權合同,完全由我這個營業部長說了算。
如果你想獲得京瓷產品的銷售權,就給我一定數額的回扣。”
經查證他的確拿了回扣。當我得知此事后,當即解雇了他。
不管事情本身多么“微不足道”,一旦發現員工利用職務之便“撈油水”,就必須嚴懲不貸。
如果平時縱容看似微小的違規行為,問題就會日趨嚴重,最終導致員工犯下大錯。
企業家不能害得員工深陷罪孽、誤入歧途,也不能把員工培養為卑鄙之人。
不僅如此,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職務之便而獲得個人利益的行為,對同伴而言,還是一種瀆職和背叛。
京瓷公司以心為本進行經營,重視員工之間的團結,所以我非常注意公私分明。
04-抑制欲望,人人都對舞弊違法行為零容忍
京瓷不僅在財務部門的會計票據上遵循“一一對應的原則”,而且包括接單、發單在內,所有的票據處理,都運用這條原則。
正因如此,迄今為止,非常幸運,盡管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卻從來沒有在管理上犯過大錯。
然而,坦率地說,即使花費心血構筑了自以為萬無一失的管理系統,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不正當行為的發生。
那么,管理不嚴格不健全的企業會發生什么問題呢?
看到近年來頻繁出現企業舞弊丑聞,我不免擔心。
在這樣的企業里,許多情況下,即使發生不正當的行為也不將它視作問題,而是輕輕放過。
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或大或小的問題,所以即使相互間察覺到有疑惑、有不正當的行為,也視而不見,放任不管。
而上司呢,因為面前有更大的問題需要處理,有時即使發現了某種不好的行為,也不干預,反而加以掩蓋。
如果公司充滿正氣,對壞行為處理非常嚴厲,周圍的人都很清廉,那么某位員工的某種行為有不對頭的地方,就會馬上顯得很突出,會很快得到必要的處理。
但是,如果公司的風氣是,指出自己認為不正當的行為,反而被大家視為“背叛”,那么問題將被隱瞞。
對小小的不當行為睜一眼閉一眼,一旦公司內部形成這種氛圍,那么整個組織就會化膿變質,最終必定會發展成動搖企業根基的大問題。
正因為如此,為了杜絕違規違法的不正當行為,首先經營者自己必須具備嚴格自律的明確的經營哲學,必須努力做到與員工們共有這種哲學。
同時,營造尊重公正和正義勝過一切的公司風氣。
必須在這基礎之上,構建“一一對應原則”能被切實遵守的會計系統。
這樣的話,企業舞弊違法行為的一大半應該可以避免。
如上所述,為了光明正大地經營企業,具體要執行的事情既不高深也不復雜。
在很容易成為舞弊溫床的會計處理中,以及所有交易中,只要養成用“一一對應原則”認真處理的習慣就行了。
我認為,所有的經營者,只要具備正確的經營哲學,即追求做人的普遍正確的準則,并切實貫徹“一一對應”這種最基本、最樸實的原則,就能夠把不正當的行為排除在企業經營之外。
05-抑制欲望,成功的唯一方法是無論何時都極度認真地工作
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或者說經過精神統一,達至所謂的“真我”。
這個真我,與森羅萬象、宇宙是同一個東西。
當我們的意識到達真我時,就進入了開悟的境界,也叫“三昧境地”。
那是充滿至上幸福的境地,還有一種說法,真我充滿了愛、真誠與和諧。
如果說,本能是主觀的、利己的,這個真我的性質就是利他的。
客觀的東西是理性的,但這個真我原本就是利他的。
利于他人,從他人的快樂中感受到自己的快樂,而他人的悲傷讓自己感到悲傷。
換句話說,為他人盡力就是真我的本質,這就是愛。
我想說的是,當意識達到“真我”的時候,事物的真相就會在我們眼前呈現。
我們凡人達不到那個“真我”的境界,并且不管如何修行,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極為罕見。
但是,我們可以做出努力,盡可能不依本能,不用理性判斷。
只要在平日里時時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即使到達不了“真我”,也可以逐步接近“真我”,就可以在接近“真我”的地方做出判斷。
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
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斗,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
必須要無論何時都極度認真地工作,從正面迎擊困難,有不惜與困難直接交鋒的態度。
這是成功的唯一方法,也是我們每天都要牢記的原理原則。
誠實地、認真地、拼命地工作——這話聽起來平凡無奇,但就在這平凡的語言中隱藏著人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