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底,我來到了黑龍江大慶。
在和幾位油田后人交流時,他們說起自己當年為什么離開大慶,是因為“自己本科畢業,在大慶每個月只有四千多,不如江浙廣東的一個打工妹,被自己家媳婦嫌棄”,一怒之下外出創業。
他們不甘心地說:
“黑龍江真的太難了。”
我說黑龍江并不難,資源其實很豐富,全省才3000萬人,總耕地面積全國第一,人均耕地面積高達6.24畝,還有一所985,三所211,不管是吃飯還是讀書,放在國內各省,都是一線水平。
他們問你覺得哪里最難?
我說,全中國河南河北最難。河南近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僅1.12畝,全省只有一所鄭州大學是211,河北7400萬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僅1.2畝,河北也只有一所211,是河北工業大學,而且這學校居然在天津。
對方不信,說河南河北怎么可能全國最難?這里又不是邊疆地區,不可能啊。
普通人確實不敢相信這個結論,但“河南河北全國最難”,是我走過這么多省份,用雙眼看到的、用雙腿走出來的結論。
如果單一地看部分人的極端現象,河南河北是沒有部分地方窮,比如大涼山,縣城十分荒涼,消費低得讓人不敢相信,在縣政府旁邊的餐廳吃幾大盆葷菜才一百多塊錢,高原上又不適合生活,地里頭產出特別少,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比河南人低,又比如甘肅、山西、青海的一些小縣城,也同樣窮得超乎東部人民的想象,全國十大貧困縣都集中在這些地方。
但是,這些貧窮區域的人口數量不多,很多縣就十幾萬人,而河南河北是大面積的普遍性不富裕,而且是讓人看不到希望的不富裕。
也不能用“貧困”來形容河南河北,縱向比較的話,河南河北人民生活水平是有著巨大進步的,尤其在2000年代,河南人這個名字就在網上受盡了嘲弄,我至今記得當年網絡上一片烏煙瘴氣,將河南人與偷井蓋緊緊聯系在一起,還記得2006年左右,新聞上報導,河南省領導說河南人形象不好,根源上就是河南人太窮了,要想辦法讓河南人富起來。
轉折點好像是富士康去鄭州之后,帶動了勞動密集型企業去到河南,解決了一部分河南人的就業問題,加上全國其他地方富裕起來,在外務工的河南人賺錢多了一些,加上網絡治理,網絡上終于見不到黑河南人的段子了。
我在東北這片調研時,時常聽到他們講起浙江人,原來浙江人極能吃苦受罪,在計劃經濟時代,浙江人就在東北這里,挑著擔子掙一點零碎小錢,修鞋補傘這種活,東北工人下崗后,起先都是看不上的,暫時還放不下工人的面子,全是浙江人在做,浙江人現在發家了,接過了大量工業產業鏈,那浙江人原先吃苦受罪的零碎工作誰在做呢?
根據我在全國的走訪,主要是河南人和四川人在做。
我在各個富裕的小城市,比如榆林這種,就能聽到關于河南人和四川人吃苦耐勞的消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最辛苦又危險但收入高的活通常搶著干。
河南河北的經濟確實有所提升,但因為人口實在太多,兩省又被鎖死在華北平原農業帶上,一攤分之后,人均資源還是太少,造成了大面積的普遍性不富裕。
也就是說,河南河北能拿65分,但全國大量省份已經能拿78分了,河南河北普通人,有一定的進步,但還是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有人不同意了,說河南的生活質量,還比不上新疆、東北、內蒙這些偏遠地方嗎?
河南老鄉們聽了別生氣,真比不上。
一是這些地方人口少,人均資源多,二是大家對這些邊疆省誤會太大了,像東北,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真的也會被文藝工作者們,將東北描繪的土臟窮給蒙過去了,東北氣象廣闊,生存空間比內地省份好多了,只是工業弱,發展空間少,而東北有大量受過優質教育的年輕人,這些人想要好就業,當然往南方跑啊,留在東北的人,他們生存空間是相當不錯的。
而新疆同樣地大物博,他要不物博,他東西能這么好吃嗎?好吃是建立在物產豐富基礎上的。
內蒙古我還沒去,但我朋友告訴我,內蒙古是國內治理得最好的邊疆省份,內蒙人對現狀相當滿意,而且有個外蒙古做對比,外蒙是真的慘,一比差距就出來了,內蒙常常有“幸虧沒有活在外蒙古”這種認知。
河南河北比不過邊疆,比內陸各省也是弱一檔的。
是明顯的弱一檔,不是猶猶豫豫的弱一檔。
比如湖南湖北四川,這些省份的平民生活質量,衣食住行什么的,都要超河南一個身位,我去到河南走訪時,就強烈感覺到細節差距,這種差距表現在房屋、食物、基建、環保,是全方位的差距。
湖北有長江,富得理直氣壯,各種有潛力的新興產業鏈都往他們那跑,湖南其實位置不好,古代一直比較窮,湖南平民生活質量,是全靠廣東拔起來的,大量湖南青壯年在廣東工作,用賺來的錢往湖南輸血,在鄉下蓋漂亮的小別墅,每年清明節我回老家時,好家伙,村道邊全停滿了豪車,全是粵A粵B粵S,都在清明節回來光宗耀祖。
湖南依靠自身的土地和工業,是不可能在邵陽這種窮地方的鄉下,出現這么多豪車和別墅的,這是因為靠近廣東才有的經濟收益。
四川和貴州是得益于西部建設,四川每年承接全國最多的財政轉移,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大后方,加上四川地理氣候養人,四川平民收入比湖南湖北要弱一點,但過得相對幸福,貴州則是全國重點幫扶對象,那基建水平,能直接擊碎許多人對貴州的傳統認知,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河南河北周邊沒有富裕大省給他們提供養分,像廣東和湖南這種關系,沒有在河南河北身上出現,不僅沒出現,河北還要被北京和天津吸走營養,出現了奇異的“環京津貧困帶”。
環京津貧困帶真是個詭異的現象,因為挨著上海的昆山富得流油,挨著深圳的東莞過著低調富家翁的生活,而挨著北京天津的河北,居然在周邊來一個貧困帶,說明京津兩地無法提供產業轉移。
上海深圳是太陽,照耀著周邊,北京天津是黑洞,吸食著周邊。
為什么這么長時間,《萬里江山圖》我一直不寫河北,是因為我不忍心,我知道河北是什么樣子,我不忍心寫出那么多殘酷的細節,我下不了手。
河南河北為什么出現這種“大面積不富裕”的景象呢?
因為這兩個省,被定位成了農業大省,鎖死了。
這個真沒辦法,也不能怪中央,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保障中華民族的生存問題,一旦世界爆發危機,我們的土地要養活我們的人民,要大家都有飯吃,否則會出現餓死人的極端現象,劃好的耕地紅線是不能動的,這是底線。
大家不要低估了世界的殘酷性,電視新聞上俄烏戰爭好像生活劇一樣打得平淡緩慢,電視里從來沒有血腥鏡頭,實際上雙方士兵常有血腥虐殺的事情發生,手段殘忍到中國寫字樓里過著平靜生活的白領們無法想像,國家要保護民眾不要落入這種極端現象,讓大家有飯吃是第一位的,所以劃定耕地紅線我舉雙手贊成。
河南這邊也想掙扎啊,想多搞一些工業用地出來,河南一位干部曾跟我說,他們是全國因土地問題被處罰最多的省份,他們想動一動,被摁下去,又想動,又被摁下去,現在都佛系了,認了,該做好的功課好好做就行。
像河南河北這種省,缺少騰訊、大疆、比亞迪這種高附加值的公司,也沒有上海來錢快的金融業,他們的產業構成,往往是農業打底,配一些高耗能的重工,再加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而且民企少,國企多,就業崗位少。
我覺得河南人現在手頭這個基本盤,也會受到威脅。
比如說富士康,他們主要給蘋果做代工,現在中美關系緊張,蘋果在想辦法把產業鏈遷到東南亞和印度,組裝這種事情,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三五年不成,十年八成總成的,而富士康對鄭州是如此重要,是鄭州外貿的命根子,會影響到多少人的就業,這個基本盤就很危險,需要提前布局吸引其它產業來填補。
河南底子差,上升空間也小。
河南人跟我抱怨最多的,就是讀書問題。
河南河北兩省的年輕人出路不多,讀書是他們最重要的一條路,但這條路空間極卷,搞到河北內卷出一個不可用常理來衡量的衡水中學,你浙江人廣東人江蘇人的孩子要是讀書不好,還可以去做生意,去周邊上班也有大公司收,我河北孩子就高考一條路啊,那我傾盡所有資源砸高考,拼死拼活也要沖出來。
但河南河北的教育環境,放在全國是相當惡劣的。
由于人口太多,讀小學中學時,常常有100個人一個班,老師根本顧不過來,教室也裝不下這么多學生,后面的書桌得頂著前面的后背,才放得下這么多課桌。
等到考大學時,更加傻眼了,兩省都只有一所211,高考難度是其他省的好幾倍。
2022年,125萬河南年輕人參加高考,河南一本錄取率是11%,985錄取率全國倒數第一,僅有0.84%,211僅2.61%,沒600分都很難上211。
2022年河南本科錄取率是40%,但絕大部分都去讀了二本。
當你在985大學遇到河南的同學,那都要高看一眼,他們是一萬個人里面才出84個人,而北京985錄取率是6%,一萬個人里面能出600個人。
還有個現象,是外省人不知道的,河南人能讀上好大學的,一般都是要復讀才考得上,河南的復讀生全國最多。
2021年,河南省高考生115萬,其中留級生46萬,占40%。
在河南考大學,不是上了分數就可以,填志愿也相當考驗人,每年都有大量學生滑檔,2020年滑檔了8.5萬人,2022年滑檔了13萬人。
但是!復讀這條河南學生常走的路,可能也要被堵上一半。
從2023年始,四川、湖南、貴州、云南四個省份,公辦高中都不能開辦復讀班,復讀可以,但必須去私立學校或復讀機構。
這種學校的成本要昂貴得多,如果河南也推廣這項政策,河南普通家庭怎么承受得起?
那就意味著,這項政策一旦執行,率,。
在河南的生活條件較低,教育資源稀薄的情況下,最近龍子湖大學事件突然被舊事重提,大家反應激烈。
河南人的生存空間就那么一點,河南人想拓寬一下上升空間,卻又要因為土地問題被批評,換誰都受不了。
如果央視批評的是對的,那為什么這么多年以來,少有人為河南人的生存和教育空間說一句話呢?
河南人衣食住行本來就相對不太好,為了中華民族的糧食安全,可以理解。
但河南人想用知識改變命運,難度又是別人的十倍,就不能理解了。
應當要多分配一些教育資源到河南河北這兩個省,應當給這兩省的年輕人,多一點出人頭地的機會。
不是他們不努力,是人生的關卡,實在太艱難。